“苏集创”是依托苏州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苏州大学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紧密围绕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布局,以苏州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技术创新中心的集成创新成果为标的,构建科技、产业、资本深度融合的成果发布平台。
本期向大家推介的是苏州大学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王进教授团队的成果:阀门状态智能监测软硬件系统。
成熟程度:批量生产
成果主要完成人:王进教授,苏州大学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边缘智能)Edge Intelligence,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物联)AIoT,编码+分布式计算 (编码计算) Coded Computing,安全+智能计算(安全智算)Secure AI.
成果简介:
为了解决传统阀门执法巡检耗时耗力的问题,苏州大学-联智同达智慧物联信创软件协同创新中心团队深入研究低功耗、广覆盖的窄带物联网(NB-IoT)技术,并基于NB-IoT研发了适用于不同类型阀门的,低成本、低功耗智能监测终端,配套开发了相关的管理软件平台,用于全天候、全时段、广覆盖精准监控阀门的开度信息,实现对阀门的智慧管控。
2022年,阀门智能监测终端已在吴江区盛泽镇全域范围内部署超过500套,初步形成了基于窄带物联技术的雨水阀门感知网,用于对纺织、印染等具有环境污染属性企业的雨水阀门的精准监控,据统计,实现监管效率提升>92%,监管成本降低>90%,为探索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率的环境执法智能管控新机制奠定了基础。
技术指标:
1、终端采用后装式快速部署,无需进行布线或改造原有阀门,只需简单安装即可投入使用,方便快捷。
2、终端能够周期性地自动测量和上报阀门角度的变化情况,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避免了手动操作所带来的不便。
3、终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采用小巧紧凑的设计,且达到IP68级防水标准,能够适应各种阀门安装位置,同时也能够在恶劣的工业环境下正常工作,如复杂电磁环境、灰尘等。
4、终端通过基站定位技术,能够实时检测终端位置,辅助进行资产管理,保障终端的安全。
5、具有防拆告警功能,一旦发现非法拆卸设备,系统会自动发出告警,以保证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6、用户可以通过APP和Web门户实时观察阀门开度的变化,预定义报警阈值。

